客服熱線:4008411618   852-2501 1001

山證國際

您的位置: 首頁>公司動態

七禾網專訪喬俊峰:搭建平台 以大賣場模式服務私募和客戶作者:--来源:七禾網2015-06-04

專訪喬俊峰:搭建平台 以大賣場模式服務私募和客戶


喬俊峰:

格林大華期貨有限公司董事長,山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山西財經大學畢業後,做過五年中專老師,進入證券行業後,從普通員工開始,勤勉耕耘,歷任營業部總經理、網路交易部總經理、經紀業務總部總經理等職,現任山西證券副總裁和格林大華期貨董事長。

 

訪談精彩語錄:

期貨公司的轉型,主要圍繞實體經濟需求,利用行業領域優勢進行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

期貨行業的私募,投資能力和交易能力或許是最強的,因為期貨交易的博弈相對更充分,期貨行業的競爭更激烈。

給私募機構提供服務相當於開大賣場,要在很多層面把好品質關,還要有足夠強的銷售能力,這對期貨公司的要求很高,但這條路徑比較適合我們。

產品設計是核心,風險控制很重要,還要有效整合認購產品的高淨值客戶群。

我們注重平臺的搭建,主要是打造MOMFOF平臺。

我們追求的是中收益、低風險的策略,收益不一定太高,回撤一定要小,要有穩定而持續的回報率。

我們和成熟型的優秀投顧合作的同時,更注重選擇與一些處於成長階段、名氣不是太大的優秀投顧合作。

新三板市場作為專業交易市場,是塊價值窪地。

資產管理的規模上不盲目追求,我們提出的規劃是今年證券和期貨加起來至少要到50個億。

證券市場上的最大變化是1998年公募基金的入市,2010年左右的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推出,還有2014年私募機構地位的正規化。

資本市場可能是解決好多深層問題的最有效或者性價比最高、效率最高的途徑。

中國股市受政策影響比較大,這是毫無疑問的。某一階段散戶對股市助推的作用比較大,但牽引整個股市前進的還是機構。

我們國家,政府對經濟的推動力量相對全球來說可能是最大的。

全民都需要解決投資的問題,其實可以間接投資,可以選擇各種機構。

這一輪大牛市我還是認同的,有這麼幾點原因,第一點,我們政局穩定,第二點,我們碰到的經濟層面的問題有了軟著陸的解決方法。

社會有財富管理的需求,通過股市管理財富,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最好的手段。

大級別來看,牛市至少持續到2021年,就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上漲的空間正常來說6000點、8000點是完全可能的。

券商系期貨公司籌資的能力、搭建人才品牌的能力可能比非券商期貨公司要大,所以券商系應該有更大的發展機會。

最近我們一直想有顛覆性的東西,核心還是建立在資料的基礎上,或者充分利用電腦的功能。

期權是一個顛覆性的產品,期權確實對於整個交易、管理風險、價格管理上更勝期貨一籌,更能充分利用量化的一些方法,在發現價格也能跟期貨形成互補。

強大的投研體系,不僅僅是精准的策略,更會對資金規模增長、提升盈利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我認為營業網點不是雞肋。如果總部強大,營業部就不是雞肋,營業部的價值是靠總部管控和支持來體現的。

以前證券行業被保護得太多,現在的互聯網開戶僅僅是開始,後續還會有更多的衝擊,其實互聯網開戶對管理思維衝擊更大。

如果證券、基金、期貨公司不改變的話,百貨公司的現狀是什麼樣,這些公司將來就會什麼樣。

互聯網對其它領域的衝擊明天也會發生在金融行業,其實它已經在發生了,全社會都躲不過,金融行業也將如此。

對期貨行業,互聯網開戶的衝擊不會很大,因為它專業性要求很高,客戶數量相對也少。

我不主張再降費用,因為整個期貨行業目前的手續費已經降得挺厲害了,再降費用不足以支撐整個行業的發展。

一個好的期貨公司,要有一定的社會責任,不能為了自己,面對單個新客戶降手續費,對公司來說,得到的還是增多了,但對整個行業來說則是減少了,這不利於整個行業的發展。

目前期貨公司並購私募比並購期貨公司的價值更大。

中國的期貨行業應該會出現寡頭壟斷,這是市場發展的趨勢。這兩年如果沒有交易所的返還,有的期貨公司早就關門了。

產品的設計能力和產品的運作能力應是可持續的,這才是核心。

最終期貨公司需要走的是專業化的道路,結合自己特色的差異化的道路。

(期貨公司能發展好需要具備的四個要素)第一個是戰略,方向要清晰,第二個是機制,第三個是人才,第四個是風控。

大型公司良性迴圈的能力、迴旋的餘地、重新選擇的機會更多一些。

小型公司更能選擇一些超常規的事情,更能做出一些顛覆性的東西。

 

 

七禾網1喬總您好,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接受七禾網的專訪。格林大華比較注重對私募機構服務,不定期舉辦相關私募論壇,積極為私募機構發行產品提供各種支援。請問格林大華對私募機構服務體系主要分為哪些板塊?

 

喬俊峰:對於私募機構的服務,我們確實很重視,期貨公司的轉型,主要圍繞實體經濟需求,利用行業領域優勢進行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最終整個市場應是以交易為核心,私募有天然的優勢,公募的體制不如私募靈活,尤其期貨行業的私募,投資能力和交易能力或許是最強的,因為期貨交易的博弈相對更充分,市場競爭更加殘酷。以前做經紀業務的期貨公司,靠自己的力量迅速成功轉型到財富管理不太現實。一方面我們要給私募機構提供成體系、全流程的服務,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和優秀的私募機構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提供全套的服務體系是最難的,可能比自己培養團隊還難 ,但走這樣的路給了我們邊學習邊成長的機會。實際上給私募機構提供服務相當於開大賣場要在很多層面把好品質關,還要有足夠強的銷售能力,這對期貨公司的要求很高但這條路徑比較適合我們。作為具有證券背景的期貨公司,格林大華具備了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長項,畢竟我們做了這麼多年客戶服務,私募機構很多就是從投資者、從交易客戶轉變過來的。另一方面我們做經紀業務的服務,相對其它機構的領會更深刻一些。再一個是對私募提供全套服務,緣於證券背景,我們對全套服務的理念、流程、系統認識得相對更清晰一些,能夠給私募提供成體系的服務,包括有孵化、培訓、協助成長等,從具體的運作過程來說,比如產品設計、活動路演、發行、風控、技術系統、估值等,還包括持續的回饋。在發行上,我們已經打通了證券跨界的私募運作平臺,我們以前用其它的通道也發行過類型齊全的20幾支產品,對運作流程比較瞭解。系統方面,我們對接的是恒生O32系統。在銷售上最根本的是打造自己的銷售隊伍,畢竟我們有20多個網點,山西證券現在有76個網點,同時也可以和協力廠商管道合作,比如銀行管道或相關定向管道。總之產品設計是核心,風險控制很重要,還要有效整合認購產品的高淨值客戶群。

 

 

七禾網2一個期貨公司的資管業務體系中,可能含有資管通道服務、提供優先資金池、提供劣後資金池、募集管理型資金、自主投資管理等方面,請問,就格林大華期貨而言,目前主要注重哪個方面或哪幾個方面力量的打造?

 

喬俊峰:我們注重平臺的搭建,主要是打造MOMFOF平臺,要有產品設計和分散風險的能力,比如用不同風格投顧的分散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這是很難的,不過要把事情做成,付出少不行,得挑戰一些難度高的,得有技術含金量。實際上運行過程中,每一塊都很難,期貨公司想跨越到類似基金公司的管理平臺,並不容易。我們孜孜以求2年了,也只是進入初級階段,總的來說還比較早。把每一個階段的工作,通過系統的流暢連結起來也是挺難的。所以我們目前努力打造的是這方面的平臺。除了外部投顧的整合,我們自主的投顧隊伍也需要逐步培養,但核心是要做一個平臺型公司。銷售肯定要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能夠識別好的投顧,產品運作好了,做出自己的品牌了,銷售也會越來越順利。我們追求的是中收益、低風險的策略,收益不一定太高,回撤一定要小,要有穩定而持續的回報率。假如每年增長20%,不到4年就能翻一番,這樣的產品會得到不少投資者的青睞,關鍵是收益要穩健、可持續。

 

 

七禾網3格林大華和較多的外部投顧合作推進基金產品業務,卓有成效。請問,期貨公司應如何建立一套尋找、考核外部優秀投顧的體系?

 

喬俊峰:與外部投顧合作無疑是在策略和規模上進行突破的有效選擇。不過其難點在於優秀投顧的篩選、考核和評估, 甚至也包括了合作之後的盡職調查、權利義務劃分以及風險管控等諸多方面。可以說目前整個行業真正完善的體系還在摸索當中,當然我們內部肯定有評價的標準。我們和成熟型的優秀投顧合作的同時,更注重選擇與一些處於成長階段、名氣不是太大的優秀投顧合作。投顧的產品設計類型、對市場的認識、投資邏輯等都是我們在乎的方面。投資邏輯對我們選擇投顧很關鍵,包括投顧的理念也要和格林大華的風格相匹配,就是追求低風險、中收益,包括我們經營公司的理念和服務客戶方面也是不追求超高的收益,我們追求中收益、持續穩定的回報。這兩年我們選擇投顧時,更多的是從公司自有的客戶中尋找,盡可能有長時間的瞭解,實際上做公司、做投顧和做人做事是相關聯的,盡可能互相之間包容發展,包括格林大華在服務過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提高的地方。

 

 

七禾網4另外,期貨公司又應如何提升公司內部資管部的自主管理能力?

 

喬俊峰:自主管理目前是審慎的,今年在現有的基礎上,我們會組建23個自主的投資團隊,按照事業部來考核。管理規模不會一下子放大,今年計畫規模最多達到2個億。我們會有總規模的控制和風險的把控。長期來說,自主管理需要投研一體化公司在研究上正在啟動建立大的資料庫,以自主研發資料庫作為支撐,從根本上解決研發和投資的問題。另外,充分應用電腦的演算法,量化的模式可以減少犯錯,也要應用期權的一些原理、基於波動率的交易等,前陣子我在芝加哥學習波動率的原理在投資中的概率計算的情況。據我瞭解,永安在自主投資管理中運用波動率的理念比較深。我們期貨公司內部有資管的團隊,現貨子公司裡也有自主投資的團隊,另外我們在香港的資產管理公司也在運作,跨境投資也在操作範圍內。現在我們比較注重對團隊交易能力的培養,當然更重要的還是要建立一套運作體系。

 

 

七禾網5格林大華期貨的子公司格林大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於201411月正式成立,請問格林大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的定位和業務方向如何?它和格林大華資管部是如何分工的?

 

喬俊峰:資本管理公司的限制要比期貨公司資管少,資管更側重於平臺的搭建。我們更多的側重於和證券以及跨界的匹配、平臺的搭建,側重於量化方面的研究。今年我們給格林大華資本的定位是以交易為核心的投研一體化平臺。子公司的機制更為靈活,可以圍繞它的戰略,圍繞它的機制建設,圍繞它的人才戰略,和圍繞它的風控管理,形成自己的一套特色體系。格林大華資本的業務方向分為幾塊大類,比如倉單質押、基差交易以及套保和定價,目前做的較大的是基差交易,可以獲得相當穩定的一些收益,以基差交易為核心,為套保和定價提供交易的基礎,並在交易過程中發現機會。第二方面是套保、定價、場外期權。第三,目前由於香港的資產管理部門力量還比較弱,跨境交易基本上也靠它在摸索。第四,做市業務,期權業務的做市在積極準備,新三板的做市我們想到了,但沒有推進,新三板市場作為專業交易市場,確實是塊價值窪地。業務涉足似乎有點多,不太聚焦,各方面還在探索,探索的過程中會進一步的聚焦,或者兄弟公司或兄弟部門在某些功能上籌備好了,就把某塊業務交給它。比如跨境,我們將來就給香港公司了,比如做市商,我們可能再成立一家基於新三板市場的公司,現在還在摸索階段。現在做得最大的是基差交易,另外,我們也用自有資金進行產品投資。去年最後3個月的收入達到700多萬,今年有將近2000多萬,各項業務條線基本都有了,但是做的量不夠大,在規模和人員上投入太少,然而盈利還算可觀。

 

 

七禾網6格林大華主動推進或協助運作的,落戶在格林大華的公募基金專戶、私募產品、信託產品、資管產品等各類產品,目前在產品數量上和資金規模大約有多少?格林大華在這方面能取得較好成績的核心原因是什麼?

 

喬俊峰:產品數量50多隻,資金一塊在期貨端,一塊在山西證券的證券端,期貨上大概有67個億,證券上10來個億,總共大概167個億的規模,不算太多。我們跟一些緊密的合作夥伴一起運作量化方面的產品,這方面的產品我們選得比較對路。另一方面,經紀業務積累的、關係良好的老客戶中有金融背景也會把一些產品放在我們這邊。

 

 

七禾網72015年,格林大華在基金產品數量和規模上有著怎樣的目標或規劃?

 

喬俊峰:規模上不盲目追求,我們提出的規劃是今年證券和期貨加起來至少要到50個億。產品類型應適當聚焦,也要控制風險,培養自己的核心。去年我們各種類型的產品都做了,摸索性多一點,今年需要聚焦一些,規模上不盲目追求。現在證券市場環境和運行趨勢都比較好,在與股票的對沖項目上可以適當加大力度,量化產品方面也會繼續發力,這樣規模才能上來。另外就是建立優先資金池,通過MOMFOF的形式與投顧合作,有的兄弟公司可能已經從銀行拿到資金,我們也在努力,同時也可以用募集的方式解決優先資金的問題。

 

 

七禾網8現在股市火爆,格林大華在產品推進上會不會更多偏重於股票和股指的產品?

 

喬俊峰:以前我們這一塊就偏多。我們在同行交流時認為目前股市處在一個分歧較大的地方,所以對風險的管控我們會更注重。股市如果沒有之前那麼好,相對來說,商品市場可能會好一點,所以現在商品也要佈局。

 

 

七禾網9您是做證券出身的,對股市非常熟悉,就您切身感悟而言,中國證券市場近十年來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喬俊峰:證券市場上的最大變化是1998年公募基金的入市,2010年左右的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推出,還有2014年私募機構地位的正規化。畢竟股市是專業的市場,這兩類專業投資者對行業帶來的變化都比較大。第二就是2010年的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的推出以及2014ETF期權的推出,前段時間資本市場對全社會的作用,尤其在經濟轉型調結構階段,在經濟下行階段,股市的作用非常大,以前沒有感覺到作用那麼大,現在感受越來越大,資本市場可能是解決好多深層問題的最有效或者性價比最高、效率最高的途徑。在全球的財富管理上也有可行的變化,滬港通就是很好的嘗試。以及我們的新三板、B股都是價值窪地。人民幣資本項下的交換,可能對股市產生更大的作用。雖然經濟下行,中國股市還是上行。即使回檔,總的趨勢還是上行的,當然回檔是合理的,任何東西沒有回檔不行,整個市場還是比較好的。尤其像新三板,確實對中小企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七禾網10您覺得中國股票市場的主導力量是政府?是上市公司?是莊家?是機構?還是散戶?

 

喬俊峰:中國股市受政策影響比較大,這是毫無疑問的某一階段散戶對股市助推的作用比較大,但牽引整個股市前進的還是機構。因為機構才能夠深入理解政策,最終還是要和實體經濟結合。現在機構可以使用的工具越來越多,融券、股指出來以後,就有對沖工具了,現在ETF期權也出來了,我認為最終還是靠機構來牽引。我們國家,政府對經濟的推動力量相對全球來說可能是最大的,政府的推動,政府的政策調節,明顯也相對其他國家要更大一些。